logo
帮助中心

服务器双网卡做bond步骤

2025-09-08 09:03

使用场景

bond:网络接口绑定(Network Interface Bonding)也称为 “端口聚合” 或 “链路聚合”。它是一种将多个物理网络接口(如网卡)组合成一个逻辑接口的技术,主要目的是:

  • 提高带宽:多个物理接口的带宽叠加,提升数据传输速率。

  • 冗余备份:当某个物理接口故障时,流量自动切换到其他正常接口,保障网络不中断。

  • 负载均衡:在多个接口间分配网络流量,避免单个单接口过载。

在不同场景中,“bond” 的实现方式和术语可能略有差异:

  • 服务器端:Linux 系统中通过 bonding 驱动实现,支持多种模式(如 round-robin 负载均衡、active-backup 主备模式等)。

  • 网络设备端:类似技术称为 “链路聚合(Link Aggregation)”,如交换机上的 LACP(802.3ad 协议)就是一种标准化的链路聚合方式,与服务器的 bond 技术配合使用可实现跨设备的链路聚合。


例如,服务器的两个网卡绑定成一个 bond 接口,再与交换机的两个端口通过 LACP 聚合,可形成一个高带宽、高可靠的逻辑链路。


操作步骤

本文以交换机配置LACP(动态链路聚合)方式为例进行说明


  • 静态聚合(Static Teaming):需与交换机的 LACP 静态模式配合,支持带宽叠加和冗余。

  • Switch Independent(交换机独立):无需交换机配置,适用于连接不同交换机的场景,支持主备模式。

  • LACP(动态聚合):需交换机启用 LACP 协议(802.3ad),自动协商聚合参数。

  • 组合名称:自定义名称(如 Team01)。

  • 成员适配器:勾选需要加入组合的物理网卡(如 EthernetEthernet 2)。

  • 组合模式:根据需求选择(常用模式如下):


1、网络设备端(一般指网管型交换机)

一般由代理商/学校运维进行配置,大概步骤如下(华为交换机举例,服务器两个网卡插交换机的10/11口,并配置vlan2204):


1.1 创建 Eth-Trunk 接口并配置 LACP 模式

<Huawei> system-view
[Huawei] sysname Switch  //可选,设置设备名称
[Switch] interface eth-trunk 1  //创建Eth-Trunk 1接口
[Switch-Eth-Trunk1] mode lacp-dynamic  //配置为动态LACP模式

1.2 将 10/11 端口加入 Eth-Trunk

[Switch-Eth-Trunk1] quit
[Switch] interface GigabitEthernet 0/0/10  //进入10端口
[Switch-GigabitEthernet0/0/10] eth-trunk 1  //将端口加入Eth-Trunk 1
[Switch-GigabitEthernet0/0/10] quit

[Switch] interface GigabitEthernet 0/0/11  //进入11端口
[Switch-GigabitEthernet0/0/11] eth-trunk 1  //将端口加入Eth-Trunk 1
[Switch-GigabitEthernet0/0/11] quit

1.3 配置 Eth-Trunk 接口加入 VLAN 2204


[Switch] interface eth-trunk 1
[Switch-Eth-Trunk1] port link-type access  //设置为access类型
[Switch-Eth-Trunk1] port default vlan 2204  //加入VLAN 2204

1.4 保存配置

[Switch-Eth-Trunk1] quit
[Switch] save  //保存配置
The current configuration will be written to the device. 
Are you sure to continue?[Y/N]y

1.5 验证配置

[Switch] display eth-trunk 1  //查看Eth-Trunk状态
[Switch] display lacp statistics eth-trunk 1  //查看LACP统计信息
[Switch] display port vlan eth-trunk 1  //验证VLAN配置

配置完成后,10/11 端口会形成一个逻辑聚合链路,提高带宽并提供冗余备份功能,同时属于 VLAN 2204。


2、服务器端

1.1 windows server系统

在Window上也称之为NIC Teaming,用于将多个物理网卡(NIC)组合为一个逻辑接口,实现带宽叠加、冗余备份或负载均衡。以下是具体配置步骤:


前提 1:检查前提条件

  1. 确保服务器安装了至少 2 块物理网卡(需连接到同一交换机或不同交换机,根据需求决定)。

  2. 所有网卡需处于 启用状态(在「设备管理器」中确认无硬件故障)。

步骤 2:打开 NIC Teaming 配置界面

  1. 打开 服务器管理器(默认在任务栏或通过 servermanager.exe 启动)。

  2. 点击左侧菜单 本地服务器,在右侧「属性」栏中找到 NIC 组合,点击其右侧的「已禁用」。
    (或直接通过「控制面板 → 网络和 Internet → 网络连接」,右键空白处选择「新建组合」)。

步骤 3:创建网络组合(Team)

  1. 在「NIC 组合」窗口中,点击右侧 任务 → 新建组合

  2.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LACP;

  3. 点击「确定」,系统会自动创建组合接口(如 Team01)。

步骤 4:配置组合接口的网络参数

  1. 打开「网络连接」(ncpa.cpl 命令快速打开)。

  2. 找到新创建的组合接口(如 Team01),右键选择 属性

  3. 双击 Internet 协议版本 4(TCP/IPv4),配置 IP 地址、子网掩码、网关等(与单网卡配置相同)。

  4. 点击「确定」完成配置。

步骤 5:验证配置(前提是交换机端已完成链路聚合配置)

  1. 在「NIC 组合」窗口中,确认组合状态为「已启用」,成员适配器状态为「已连接」。

  2. 测试网络连通性:

    • 使用 ping 命令测试与网关或其他设备的连接。

    • 可断开其中一块物理网卡的网线,验证网络是否自动切换到另一块网卡(冗余功能)。

  3. 查看带宽:通过「任务管理器 → 性能 → 以太网」观察组合接口的总带宽是否接近多网卡叠加值。


1.2 Linux系统(以龙蜥8.10系统举例)

在龙蜥 8.10(Anolis OS 8.10)系统中,配置双网卡 bond(网络绑定)可以通过nmcli工具(NetworkManager)或手动编辑配置文件实现。以下是具体步骤:

前提条件

  1. 确认系统已安装 2 块及以上物理网卡,可通过ip link命令查看(如ens33、ens37)。并确认两个网卡处于UP模式;

  2. 确保网卡未被其他配置占用,建议先清除两块网卡的 IP 配置。

方法一:手动编辑配置文件

1.创建 bond 配置文件

sudo vim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bond0

DEVICE=bond0
TYPE=Bond
BONDING_MASTER=yes
BOOTPROTO=static
IPADDR=192.168.1.100
PREFIX=24
GATEWAY=192.168.1.1
DNS1=114.114.114.114
ONBOOT=yes
BONDING_OPTS="mode=802.3ad miimon=100"  # miimon=100表示每100ms检测链路状态

2. 配置从属网卡

分别编辑两块网卡的配置文件(以 ens33 和 ens37 为例):

# 配置ens33
sudo vim 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33

DEVICE=ens33
TYPE=Ethernet
BOOTPROTO=none
ONBOOT=yes
MASTER=bond0
SLAVE=yes

# 配置ens37
sudo vim 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37

添加以下内容
DEVICE=ens37
TYPE=Ethernet
BOOTPROTO=none
ONBOOT=yes
MASTER=bond0
SLAVE=yes

3. 重启网络服务
# 重启NetworkManager
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
# 或重启网络服务
sudo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

4.验证配置
查看 bond 状态:
cat /proc/net/bonding/bond0
输出应显示两块网卡为Active或Backup状态,模式与配置一致。
检查 IP 配置:
ip addr show bond0

测试冗余性(主备模式下):
# 断开主网卡网线后测试网络连通性
ping 192.168.1.1

5.注意事项

若使用802.3ad(LACP)模式,需在交换机上对对应端口配置 LACP 聚合,否则 bond 可能无法正常工作。
龙蜥系统基于 CentOS/RHEL 8,配置方式与 RHEL 8 系列兼容。
如需删除 bond,可使用nmcli connection delete bond0及删除从属接口配置。

方法二:使用 nmcli(推荐,图形化管理工具)

1. 创建 bond 接口

# 创建名为bond0的绑定接口,模式根据需求选择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add type bond con-name bond0 ifname bond0 mode 802.3ad

#常用模式说明:
balance-rr:轮询模式,流量在所有网卡间平均分配(需要交换机配置聚合)
active-backup:主备模式,只有主网卡工作,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网卡
802.3ad:LACP 模式,需交换机支持 LACP 协议(动态聚合)

2.添加物理网卡到 bond

# 将ens33和ens37加入bond0(替换为实际网卡名)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add type bond-slave con-name bond0-slave1 ifname  master bond0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add type bond-slave con-name bond0-slave2 ifname  master bond0

3.启动 bond 接口及从属网卡

# 启动从属接口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up bond0-slave1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up bond0-slave2
# 启动bond接口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up bond0

4. 配置 bond0 的 IP 地址

# 配置静态IP(替换为实际网络参数)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modify bond0 ipv4.addresses 192.168.1.100/24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modify bond0 ipv4.gateway 192.168.1.1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modify bond0 ipv4.dns 114.114.114.114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modify bond0 ipv4.method manual
# 重启bond0使配置生效
sudo nmcli connection up bond0



Copyright © 2025 seewo. All Rights Reserved. Shirui Electronics | 粤ICP备12092924号 |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